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2022-07-15 16:1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供大家参考。

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由 2014 年高考作文题说开去 作

 者:

 曹勇军

 作者简介:

 曹勇军,江苏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原发信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2014 年第 20148 上期 第 62-65 页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4 年 11 期

 喧闹的 2014 年高考沉寂下来,抛开那些新闻炒作、娱乐狂欢,冷静下来,用专业的眼光审视今年丰富多样又各具特色的高考作文题时,我们有一个鲜明而突出的印象:许多省市的作文命题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考生辩证思考能力的考查力度。辩证思维,尤其是批判性思维,成为这类作文题目中的亮色,影响着今后作文教学的改革方向。

  什么是辩证思维?说到辩证思维,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哲学基本常识和概念。这样的理解不能算错,但比较狭隘。辩证思维并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态度,一种求知、学习应秉持的品格,是独立思考能力的最直接表现,是公民人格的核心内容。辩证思维是一个宏大立体的价值和知识系统,具体的思维技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所谓辩证思维,又称思辨能力。“思”就是思考,是对真实、真相、真理的分析判断;“辨”就是辨析,是对事件、事情、事理的辨析区别。孤立地讲思辨能力,还无法深刻地理解它,必须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才能对思辨能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 thinking”的直译,美国 SAT 规定作文的标准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的发展作者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地使用恰当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把批判性思维当做辩证说理最核心的能力看待。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可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它被哈贝马斯看成是一种“解放性思维”,让我们从支配自己的生活、社会、世界、制度、环境的强大束缚中解放出来,要求我们勇于质疑、理性思考、求真爱知、宽容多元、评估校正等等。质疑和否定是批判思维最活跃的特质。因为没有否定,就没有认识的拓展和提高;即使“肯定”的翅膀,也要借助否定的动力飞翔。只有经过质疑和反思等否定性的检验,思考和结论才会坚实可靠。

  从这个视角来看,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中,许多题目都鲜明地体现出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命题往往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呈现两个以上的视角,把隐含的辩证思考、批判思维的层次转化为审题的深浅和立意的档次,从而制约着得分的高低,以有效区别考生的写作水平,具有浓郁的哲理思辨意味。

  今年哲理思辨类的作文命题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命题常常提供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让学生展开辩证思考,从习以为常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的认识。这类命题以课标卷 I“两人怎样过独木桥”和北京卷“如何看待老规矩”为代表。

  “两人过独木桥”比赛引发了争论。争论什么呢?就是如何理解规则和习惯的问题。规则要求“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有一组选手突破了“使对方落下桥”的习惯做法,而代之以“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做法,也就是突破了你死我活的博弈,用互助合作的办法,取得了双赢的结果。争论的双方,一方是死守比赛规则,要求按比赛程序公平竞争,尊重程序公正;而另一方则要求在不违背规则的前提下突破传统习惯,在竞争中倡导合作双赢。作文题蕴涵着规则、公正和创新等丰富的内容,很有时代气息,注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多元思维能力,要求考生独立思考,运用批判性思维,突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和遮蔽,确认或改正结果,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北京卷是谈如何认识“老规矩”。“规矩”是从小被要求遵守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准则、做人准则,而“老”则是说其影响了一辈辈的北京人。可这些老规矩在今天正受到冲击。这道题融入了对当下生活的体验和思考:是应该淡忘老规矩,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代价,还是重拾老规矩,克服现在的不讲规矩也没有规矩的混乱,又或者是与时俱进,让老规矩中融入今天生活的新要求和新规范?不同的回答反映出不同的思考,而不同的阐述理解的过程能展示出考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差异。这道题

 朴实而有意味,利用社会转型期的热点话题,鲜明地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美中不足的是材料中例举的都是值得继承保留的老规矩,材料陈述中隐含着对老规矩的赞扬和肯定以及对不成规矩的今天的担心,这样的题目实际上只剩下一个视角,只能唤起考生怀旧式的抒情和对现代生活的简单批判,无形中限制了他们思考的多元性。

  第二类命题往往提供一个两难的、矛盾的生活情境,让考生展开辩证思考。这类命题以广东卷“胶片时代与数码时代”以及辽宁卷“现代科技与古典诗意”为代表。广东卷通过不同时代照片的优劣对比这一具体生活现象,给人思考的冲击。思考的两个方面具有真实的反差,让考生的思考无法一步到位,只能简单下个结论。老照片可贵却无法大量复制,新照片易得却芜杂泛滥,需要在辩证的思考中逐步挖掘推进。分析论证中,讲究肯定之中有所保留、否定之中有所认可的分寸感和层次性。从拓展层面来看,这类新旧交替的生活现象中有许多令人欷歔的感慨,正戳到当下急剧嬗变中的国人的敏感神经,让考生真正有事可述,有理可说。但无论叙事还是说理,辩证思考、批判思维皆是必不可少的。

  辽宁卷作文题则通过祖孙两代人的谈话,让我们思考科技在生活中的作用:你可以像男孩一样赞叹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福祉,也可以像祖父那样感叹“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还可以辩证思考,就像老人那样起先“颔首”复又“沉思摇头”,反思科技使我们生活日新月异的同时,又让生活丧失了古典的诗意之美。这个题目表面上看谈的是科技与生活,实际

 上涉及对科技的价值思考,与广东卷的命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命题材料表述中流露的态度倾向明显,价值不中立,偏向于反思科技的发展,使论述说理的视阈窄化。

  第三类命题是提供一组相反互补的概念,让学生在辨析中思考,在思考中辨析。这类命题以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江苏卷的“青春的朽与不朽”以及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为代表。

  上海今年的作文命题一如既往有海派作风和探索精神,谈的是“自由与不自由”的辩证关系。这是哲学上的大问题,也是人生的终极问题。题目的表述简洁至极,关键词有“可以选择”,因此“自由”,又“必须”,可见其“不自由”。上海的高考作文命题一直引领全国的潮流,今年一改往年材料的具象中见象征的路子,又迈出一步,直接摆出相对的一组哲理范畴,引导考生用相反相对的概念进行生活化和个体化的思辨。效果如何,有待观察,但加大题目辩证思维的含金量,是有目共睹的。

  “青春的朽与不朽”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常令今天的我们遗忘的话题。江苏卷两则材料用“有人说”串起来,形成对比、映衬、转折、联想的思考张力和场域,让学生表达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极思考。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可作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是可以不朽的。材料强调了精神,故日青春不朽,又强调了身体,故日青春亦朽。两则“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稍显不足的是,题面中的语

 言表达洋味重了,固然显示出一种冲击力,但意思不免芜杂,造成考生理解上的困难。

  演员到底有没有权力改动剧本台词?艺术家和剧作家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看法。双方各有其理由,简单地铺陈各自的理由,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分析,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过程。要深入展开讨论,必须把双方的观点结合起来,分析演员与剧作家在戏剧表演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他们是共同合力完成一部戏剧作品的,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都有改动台词的权力,但又应该尊重对方,相互合作,而非凌驾于对方之上,唯我独大。如果能考虑到这一步,题目的辩证思维的指向就出来了。但考生能否理解到这个层次?我有疑虑,不大乐观。

  从思辨能力的考查信度与效度看,今年有的作文题似乎还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如课标卷Ⅱ“拒绝喂食动物”,立意角度相对比较单一。福建卷题目中“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看似两难,实际写作中考生不管认可不认可,容易一窝蜂地去谈“栈道桥梁”,没有选择性,辩证思维无从施展。四川卷“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审题关键是“站起来”的比喻义,具体说来就是:什么叫“站起来”,怎样“站起来”,“站起来”怎么做等等,属于一点就破的命题类型,到头来仅仅是论证一个大家认可的公理,缺少辩证思维的比较、碰撞、选择、融合的过程,也难以展开立论、驳论、验证、深化等多样的批判性思考。

 《南方周末》有一篇评论,赞扬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不少与美国 SAT 命题不仅“形似”且有几分“神似”,期待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突破。我觉得他们把问题想得还是简单了些。我们知道,写作教学是一个大系统,高考作文命题仅仅是其中一个环节,它有导向作用,但作用有限。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目前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系统的说理教育。没有说理教育课程制度文化的土壤,仅靠几道高考作文题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教思辨,不教批判,反复操练的是应试作文的格式、套路和技巧,功利色彩很浓厚。高考作文不是提出了更高的思辨要求了吗?考生怎么办?好办,“不管你是地上窜的米老鼠,还是水里游的唐老鸭,我都将其‘一分为二’,然后再让其‘对立统一’”,这种贴标签式的简单思维套路,“离真正意义上的‘爱智之学’依然相距甚远”[徐英瑾.作文训练离创新型人才培养有多远[N].文汇报,2014-06-13.]。原因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缺少说理教育,不把说理看成是教育和课程,而仅仅将其当做议论文的写作技巧,论点、论据、论证老三段模式化,忽视思维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结果学生的作文充满了片面、偏激、虚无,思维混乱,价值观错乱,流露出“乡愿人生”和“精致的利己主义”等市侩犬儒习气。有位教师以“公平”为话题,让高三学生写评论文章,一半以上学生对材料的认知是“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可言”“公平是强者才有权说的,公平的内涵是强者才能赋予的,弱者没有要公平的权利”,所以,“弱者的眼泪是卑微的,哭能换来公平吗”“弱者只有蜕变为强者才是王

 道,才能将公平定义修正为自己的权利”,更有甚者言称,“这个世界人民都向往公平,可是公平本身就是错误的”。“这些言语背后的处世之道,以及对于现世‘不公’理所当然的接受”[吴梅花,学生对不公的“理解”让我忧心[N].中国青年报,2013-06-05.],让人吃惊。其实,与其指责学生,不如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因为我们就是这样教学生获得高分的:开头怎样吸引眼球、结尾怎样加深印象、事例选择怎样有亮色、立论怎样惊世骇俗……我们没有培养学生质疑、追问、辨析、争辩、坚守等理性思考和公共说理的能力,更没有把公共说理当做语文素养和人格教育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认识不到位,所以同样是“勇于质疑”,在说理教育中它是展开“相信什么”“该做什么”等理性思考的起点,与“充分论证”形成一个理性思考的整体;而在应试作文技巧套路中,只是吸引眼球、博得高分的手段,常常散发着浓浓的“有罪推论”的阴谋论气息。

  有了说理教育,以高考命题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说理教育,首先,应该懂得,说理表面上看是主张、推导、逻辑等技术环节,而背后却是一套价值系统,是对人的尊重、宽容、平等,体现了社会自由、民主、进步,有了这样的价值支撑,才能营造说理的氛围和环境(徐贲《明亮的对话》)。其次,要在生活实践中磨砺培养思辨能力。社会学家郑也夫指出,“当代中国教育长于个体反复练习的教学方式,几乎茫然于无定式的、即兴发挥型能力的开发”[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21.]。我觉得,某种程度上,批判思辨就是一种“无法依靠对定式的记忆

 和复制”获得成功的知识和能力,它需要在真实的不确定的生活情景中,自己去思考摸索,运用策略,寻找答案。这其中,老师教的不是现成套路,而是追求真理的热情、探索真相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尊严,在生活的博弈之中,形成学生全新的思考表达经验,而有了这一切,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是思维课,经典课文、生活见闻、新闻热点、娱乐影视、历史风云等都可作为课程资源、思想资源和写作资源,都可以撞击出辩证思维的火花。今天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具有价值导向和问题意识的知识,是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教师要用鲜活的语文思想材料,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获得人生的启蒙。教师需要重新学习,做一个终身思考者,要对公共话题保持精神的敏锐和热情,这样才能使你的学生视野得到拓展,思辨能力得到提高。

  近日在读两本书。一本是法国碧姬·拉贝与米歇尔·毕奇合著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这不是一套纯粹的哲学书,它没有抽象难懂的哲学概念,但是哲学的思考融化在一个个生活故事中,几乎涉及所有的人生重大问题。该书第一册第三篇题为“自由与不自由”,图文并茂的故事和浅显的语言,告诉了我们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这让我很感慨,倒不是它与今年上海卷作文题的巧合,而是对包括辩证思维在内的说理教育的培养是不是应该及早开展?另一本书是田松的《警惕科学》,书中多篇文章分析了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让读者从科学迷信中醒悟过来,知道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我想这样的书如果让学生及早读到,那么碰到今年的辽宁卷高考作文题还会觉得无...


推荐访问:让辩证思维之花遍地开放 遍地 之花 思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