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和作用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2021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和作用

2022-08-31 19:5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和作用,供大家参考。

2021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和作用

 

 2021 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教学内容 2021 中考冲刺之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目标 1.掌握标题的含义类题型答题方法; 2.掌握标题的作用类题型答题方法。

 【知识梳理】

 知识点 1. 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

 一、 考点要求

 1.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

 2.把握不同体载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理解)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理解)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运用)

 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运用)

 二、考察题型

 1.概括内容,理清思路。

 ①概括文章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包括概括全文的大意、事件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定的有关内容和中心等。要求学生能从文中直接提取统领句、中心句、关键句、主旨句,或在梳理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句进行提炼概括。

 ②理清行文思路,找出行文线索。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脉络。

 2.分析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①要求学生能联系文章内容,分析出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②要求学生能联系文章内容,能从修辞、内容、主题、线索、设置悬念等角度分析标题作用。

 3.把握语境,品析语言。

 ①要求学生结合上下语境,能准确揣摩有表现力的词语,或赏析描写性的语句(段)。

 ②要求学生结合上下语境,能正确理解精辟句子的深层含义。

 4.结合情境,分析人物形象。

 ①以概括为主的形象概括题,要求学生深入文本,从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或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分析人物形象。

 ②以评价为主的形象分析题,要求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

 5.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描述性语言表述出来。

 6.赏析表现手法,分析效果。

 品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如对比、铺垫、象征、伏笔、烘托、夸张、悬念、欲扬先抑等,要求学生指出这些表现手法的效果和表现的内容。

 7.分析句段的作用。

 要求学生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指定句段在文中的作用。

 8.分析人称、写作顺序、表达方式的作用。

 要求学生明确三种人称(第一、二、三人称)、四种写作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并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9.延伸探究,体验感悟。

 ①感悟启示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有关链接材料)谈谈所获的感悟或启示。

 ②评价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对人物形象、作品思想、作品情节及艺术手法等进行评价分析。

 三、命题新动向

 1.选材特点 (1)常选课外的人文性较强的中外名家之作或时下美文,多以短篇小说和散文为主。

 (2)文章的内容主旨多涉及家庭亲情、正能量。例:2011 年《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与 2012 年《淡淡的深情》涉及母子亲情;2013 年《天使儿》涉及父子亲情;2014 年《怯懦》涉及父女亲情;2015 年《集中营的课堂》涉及父子、师生感情等;2017 年《细水长流》涉及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2018 年《笔下犹能有花开》涉及老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2019 年《灯如红豆》涉及母爱、认真善良、内在美是真正的美等。

 2.题型特点 (1)共有 4 小题。2012 年与 2013 年第 1 小题为选择题,从 2014 年开始考纲及题型有所改变,第 1 题为填空题或简答题。

 (2)通常第 2 小题或第 3 小题包含 2 道小题。

 (3)经常考查以下几点: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常见题型是: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或品味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考查内容 广东省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内容比较广泛: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对写法的分析能力,对语言的品析和想象能力,对文章的主旨的把握和感悟能力,对文章感情的把握能力。

 四、题量、分值及评分要求

 1.2019 年延续 2018 年的考纲,题型、分值都没有变:共 4 小题,总分为 17 分。按往年经验,2020 年的考试题型不会有太大变化。

 2.主观题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的,也判为正确;主观题答案语言表述不准确的酌情扣分。

 知识点 2. 标题的含义

 探究标题的含义(或意蕴或内涵),要注意结合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情感等,去多角度的回答,体现出思维的发散和纵深性同时,标题含义的理解,往往要从表层义、深层义、象征义或比喻义等角度作答。

 解题思路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情感、主旨等 原则:浅层含义+深层含义 注意:如果标题有用到修辞一定要答出。标题中常见的修辞:比喻、对比、双关、夸张、反复 答题 模板:

 1、解释字面义 2、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章主旨。分析其深层含义。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玩耍的地方,在那里作者保留了童年美好的回忆;而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上学的私塾,一个处处受约束的地方。(表层义)百草园象征着天真浪漫、无忧无虑,不受约束的自由生活;三味书屋象征着受私塾先生的约束、封建礼教管制的沉闷的读书生活。(深层义)童年生活的百草园与读书生活的三味书屋形成强烈对比,彰显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怀念和封建教育制度扼杀人性的本质。(修辞、主旨)

 【例题精讲】

 例 例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看不见的邮差

 迟子建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2005 年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

 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4. 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

 【答案】(1)指无影无形的网络 ;(2)指记忆中的像田师傅一样热心善良的一类人。(3)指逐渐消失的传统生活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对标题深刻意蕴的理解,这是一道探究式题。首先要抓住关键词,抓住标题中“看不见”和“邮差”来分析。显然,“看不见”表面指网络无影无形的特点;其实指“传统邮差”特别是记忆中像田师傅一样的热心善良的一类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表现出作者对逐渐消失的一种传统生活方式的缅怀和隐隐的感伤。

 例 例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不

 识

 张晓风

 家人至亲,我们自以为极亲极爱了解的,其实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肤表的事件而不是刻骨的感觉。父亲的追思会上,我问弟弟:“追诉平生,就由你来吧,你是儿子。”弟弟沉吟了一下,说:“我可以,不过我觉得你知道的事情更多些,有些事情,我们小的没赶上。”然而,我真的知道父亲吗?我们曾认识过父亲吗?我愕然不知怎么回答。

 读完徐州城里的第七师范的附小,父亲打算读第七师范,家人带他去见一位堂叔,目的是借钱。堂叔站起身来,从一把旧铜壶里掏出二十一块银元。堂叔的那二十一块银元改变了父亲的一生。我很想追上前去看一看那堂叔看着他的怜爱眼神。他必是族人中最聪明的孩子,堂叔才慨然答应借钱的吧!然而,我真认识那孩子吗?那个捧着二十一块银元来向这个世界打天下的孩子。

 “台湾出的东西,就是没老家的好!”父亲总爱这么感叹。“老家没有的就不说了,咱说有的,譬如这香椿。”他指着院子里的香椿树,台湾的,“长这么细细小小一株。在我们老家,那可是和榕树一样的大树啊!而且台湾是热带,一年到头都能长新芽,那芽也就不嫩了。在我们老家,只有春天才冒得出新芽来,忽然一下,所有的嫩芽全冒出来了,又厚又多汁,大人小孩全来采呀,采下来用盐一揉,放在格架上晾,那架子上腌出来的卤汁就呼噜——呼噜——地一直流,下面就用盆接着,那卤汁下起面来,那个香呀——” 父亲形容香椿在腌制的过程中竟会“呼噜——呼噜——”流汁,我被他言语中的象声词惊动。那香椿树竟在我心里成为一座地标,我每次都循着那株香椿树去寻找父亲的故乡。但我真的明白那棵树吗? 父亲晚年,我推轮椅带他上南京中山陵,只因他曾跟我说过:“总理下葬的时候,我是军校学生,上面在我们中间选了些人去抬棺材,我被选上了……”他对总理一心崇敬——这一点,恐怕我也无法十分了然。我当然也同意孙中山是可敬佩的,但恐怕未必那么百分之百的心悦诚服。“我们,那个时候……读了总理的书……觉得他讲的才是真有道理……”能有一人令你死心塌地,生死追随,父亲应该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我并不能体会。

 年轻时的父亲,有一次去打猎。一枪射出,一只小鸟应声而落,他捡起一看,小鸟已肚破肠流,他手里提着那温暖的肉体,看着那腹腔之内一一俱全的五脏,忽然决定终其一生不再射猎。父亲在同事间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听母亲说有人给他起个外号叫“杠子手”,意思是耿直不圆转,他听了也不气,只笑笑说“山难改,性难移”,从来不屑于改正。然而在那个清晨,在树林里,对一只小鸟,他却生慈柔之心,誓言从此不射猎。父亲的性格如铁如砧,却也如风如水——我何尝真正了解过他? 《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眼看着光头赤脚披红斗篷的宝玉向他拜了四拜,转身而去,消失在茫茫雪原里,说:“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如今叫我才明白——”贾府上下数百人,谁又曾明白宝玉呢?家人之间,亦未必真能互相解读吧? 我于我父亲,想来也是如此无知无识。他的悲喜、他的起落、他的得意与哀伤、他的憾恨与自足,我哪里都能一一探知、一一感同身受呢?蒲公英的散蓬能叙述花托吗?不,它只知道自己在一阵风后身不由己地和花托相失相散了,它只记得叶嫩花初之际,被轻轻托住的安全的感觉。它只知道,后来,就一切都散了,胜利的也许是生命本身,草原上的某处,会有新的蒲公英冒出来。我终于明白,我还是不能明白父亲。至亲如父女,也只能如此。

 我觉得痛,却亦转觉释然,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生命,为我本来就无能认识的死亡,以及不曾真正认识的父亲。原来没有谁可以彻骨认识谁,原来,我也只是如此无知无识。

 探究文章题目“不识”的意蕴。

 【答案】① “我”对许多人(父亲、家人)、事(父亲等的思想行为)、物(香椿树的内涵)没有做到真正认识。②对许多人生现象(比如生与死、聚与散)无法真正认识。③由“无法认识”的悲痛到“认识到客观现实”的顿悟和释然,体现了作者对无法走进父...


推荐访问:2021年广东省语文中考冲刺讲义:文学类文本阅读标题含义和作用 广东省 讲义 冲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