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8篇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8篇

2023-05-03 08:30:07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篇一: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

  

  XXXX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2022年—2025年)

  第一部分学校发展基础情况分析

  一、基本概况

  XXXX小学始建于1948年秋,原名为XXXX,1997年更名为XXXX小学。自建校以来,学校秉承“德源于爱

  才广于学”的校训,以“笃于爱、智于行”做为学校文化标签,学校秉承“德源于爱、才广于学”的校训,以“笃于爱、智于行”为学校文化标签,以“好习惯影响一生”为核心理念,遵循德育为首,注重差异,关注全体,开发潜能,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从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三条主渠道入手,开发主题知识课、专题活动课、四季活动课三类课型,确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条实施路径。同时,积极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以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突破口,挖掘学校文化底蕴和深层文化内涵,对学校理念不断整合,提升办学品位,打造独具魅力的校园特色文化。铸就学校文化之品牌,形成文化品牌优势。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五好小公民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验学校先进科研单位”“XX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XX省文明校园”“XX省教

  学示范学校”“XX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XX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XX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XX市规范化学校”“XX市基础教育先进单位”“XX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XX市青少年爱国主义先进集体”“XX市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XX市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XX市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学校”“XX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XX县教学质量奖”。

  二、挑战与不足

  1、办学规模大、扩张过快。

  XXXX小学历史悠久,学区人口基数大。学校班级多、学生人数多。随着城市拆迁改造,未来每年都将有大量适龄儿童入学,入学人数的迅速增长将对学校管理及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未来三年,学校每年都需招聘大量代课教师以应对办学规模扩容的需要,家长对学校整体办学品质的要求很高,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很强,尤其是对师资队伍、课程架构、办学特色、校园生活等方面的期望很高,这对学校来说,既是办学潜势也是未来最重要的挑战与压力。

  2、教师队伍亟需提升。

  学校现有教职工200多人,县教学能手、骨干教师52余人,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7余人。教师年龄两极分化严重,骨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青年教师和代课教师人数多,中间阶层人数偏少,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

  教研能力相对较弱。“模仿型”、“教学型”教师多,“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少,教师科研能力无法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第二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未来能够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重任的国之栋梁,完成历史赋予的职责使命。坚持“五育”并举,把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造就基础扎实、敬业爱生、开拓进取、和谐发展的教师,建设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和谐发展的学校。

  二、核心理念

  好习惯影响一生。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提高小学生的基本素养,也就是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只要具备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有发展的潜力和前景。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融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办学目标

  形成规范的管理机制与较完善的组织架构,校园环境不断美化,学校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初步形成并得到师生家长认同;领导团队健康发展、智慧引领;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初步形成、育人理念先进、能够主动发展;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身心健康成长,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年度目标:

  2022.9-2023.7——形成合理完善的《学校管理评价制度》,教职工能自觉遵守。

  2023.9-2024.7——形成一支素养好、理念新、效能高的教师队伍,常规管理规范有序,办学机制高效运行。

  2024.9-2025.7——师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办学满意度高。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省级名校。

  第三部分学校主要发展领域

  一、构建梯队,培育智慧教师队伍。

  (一)发展目标

  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具有奉献精神和高度责任心的高尚师德团队;加强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尽快形成一支以专家型、骨干型教师为核心的优秀教师团队,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素养。

  (二)主要任务与要求

  1、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2、建立校本特色的教师梯队,构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框架。

  3、加强专业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4、重视新教师培养,加快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5、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条件。

  (三)具体措施

  1、丰富师德教育内涵,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2、根据教师校本实情,构建教师队伍梯队

  3、以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努力培养新教师,加速新教师全面成长

  5、激发骨干教师生命力,带动全体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四)年度任务

  2022.9-2023.7——形成、实施、完善“一实小学习共同体”,建立校本特色的教师梯队,初步构建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框架。

  2023.9-2024.7——教师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人数比例达到100%,并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自己的发展路径进行调整完善。

  2024.9-2025.7——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培养一批名师团队,使学校骨干型、专

篇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2025)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小学始建于1938年,1991年由政府投资新建,是首批省级规范化学校,现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065人。学校在岗教职工79人,副高职称11人、中级职称41人、初级职称16人;50岁以上教师20人,35岁以下教师27人,平均年龄41岁。学校从1998年开始在教科所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所有关领导的指导下,确立了“以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成功教育为载体,以‘创设机遇,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自主培养与提高’为科研课题”的工作方略,逐渐形成了以“成功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绿色学校、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优秀活动基地校,多次荣获市区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前四轮的三年规划基本完成,目前学校处于让每一个学生在成功愉悦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环境中协调发展,学校人文环境、绿化环境及其校园文化的改变和建设大幅完善,以成功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学校各项工作正处于积极向上的态势。

  (二)发展优势

  -1-

  1.学校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其深厚的底蕴,积淀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有着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借着火车站北广场片区改变提升项目建设开工的东风,我校正面临难得的改扩建机遇,这也为我校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加强师资配备,推进学校教育高质量、高品质发展,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快速提升的可能。

  3.有着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近三年,学校新分配大学生十余人,教师年龄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教师队伍发展态势良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学校立足实际建立了较为科学的教师管理体系,为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面临挑战

  1.部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不足。作为一所老校,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十分明显,我校现有教师79人中,40岁以上的教师44人,约占总数的56%,部分教师缺乏活力,发展意识不强。新教师中非师范类毕业生较多,在专业学识专业水平上严重缺失,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导致适应期、过渡期偏长,有的专业教学能力低,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提升。

  2.生源状况挑战学校管理。我校为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

  -2-

  校,随着老城区居民外迁的现象,片区内生源逐年减少,2021年招收新生中外来务工子女,已经占到总人数的86%,外来务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经济状况不好,对孩子教育管理跟不上,孩子的养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都给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出了更大挑战。

  3.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学校教学楼设施老化,硬件配套设施急需改善,其他教学辅助设施,如图书、办公设施、消防安全等设施陈旧老化,与迅猛发展的教育需要不匹配,需要维修维护的地方太多,导致公用经费非常紧张。

  二、规划愿景

  (一)办学理念

  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秉承成功教育“发展即成功”的理念,着眼学生“扎实走好迈向成功的每一步”,以尊重人的主体性为前提,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为重点,以体现人的个性为特色,以提升人的价值为导向。校风为“文明严谨

  求实创新”,校训为“勤”,教风为“德高博学

  教书育人”,学风为“勤奋志远

  学有所长”。

  (二)总体目标

  ●办学目标

  打造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人文环境。经过不断努力,力争形成具有兴学街小学特色的“生命化课堂,和谐的师生关

  -3-

  系,优雅的育人环境”等校园文化,让学校充满生机和希望。努力打造成功教师、成功学生、成功学校。把学校办成管理机制科学、环境优美、和谐向上、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内优质学校。

  ●培养目标

  培养有信心、有爱心、乐学习、善合作的“成功”兴小学子。

  ●办学特色

  1.打造评价激励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展示平台丰富的成功文化特色。

  2.注重强基固本,构建以生为本、互动合作、注重生成的生命化课堂教学特色。

  三、重点发展项目

  ●体育工作

  项目名称:五位一体,家校共建,打造阳光体育

  工作目标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做“加法”。将体育课堂、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体育赛事活动五个方面统一规划,有效整合,形成兴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学校秉持以“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并重”的理念,围绕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培养学生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锻炼身体、塑造人格、-4-

  锤炼品质。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形成“五位一体”的体育工作模式,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青蓝工程”项目推进,强化体育工作队伍建设;立足课堂教学、课后集体教研,形成较为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初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自主申报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学校社团管理,重注社团梯队建设。

  2023-2024学年: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校内体育工作骨干队伍;加强对不同课型的课堂研究,充分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导向作用,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不低于40%;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社团。

  2024-2025学年:培养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体育骨干教师,体育科研成果卓有成效;在校学生熟练掌握1—2项体育技能,体育社团在区中小学体育节团体类项目比赛中稳居前列;积极争创区级及以上体育工作特色学校。

  主要措施

  1.组建领导小组,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学校专门制定《小学加强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为健全学校“一盘棋”的工作传统,组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校领导班子统一领导学校体育工作,教导处、大

  -5-

  队部等职能部门分工合作、齐管共抓,班主任、体育组教师相互配合,完善考评和激励制度,形成加强学校体育改革创新工作的长效机制。

  2.严格落实“五位一体”的规划方案,促进体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开齐开足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同时因校制宜,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创新活动形式,依据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保证在校学生都能掌握1—2项体育技能。

  (2)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分为指令性内容、指导性内容和创新性内容三部分。

  (3)指导好学生的课外活动,没有体育课时当天安排课外活动,由专门老师指导,指导内容为:广播操、长跑、跳绳、健美操、球类等,多种运动融合,既达到锻炼的目的,又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4)体育社团活动,由体育老师和有专长的任课老师辅导,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获得专业发展。

  (5)学校积极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坚持每年举办全校性春、秋季体育运动会,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单项体育活动的联赛制度,注重把开展体育活动作为学生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倡通过群体体育增强班集体的凝聚

  -6-

  力和向心力。

  3.完善评价机制,家校形成合力

  完善学生身体素质评定、体育教师绩效考核、体育学科评价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四项评价机制,将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

  4.以课题为依托,研究实践相结合

  做好体育课题研究,提高体育工作的实效性,适时推广研究成果,把学校最优秀的体育成果展示给家长和社会,从而赢得良好的办学效益。

  ●教育科研

  项目名称:聚焦校本教研,赋能教师发展

  工作目标

  探索建立“两研融合,研训一体”的教科研工作模式。坚持“科研引领、教研保障”的指导思想,让“研究内容问题化,问题解决课题化”,以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为主阵地,探寻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子,为学校高品质发展提供人力保障。培养一支“乐学习、会研究、懂教育”的“四有”教师队伍。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完善《小学教师梯度发展方案》、《小学校本培训课程体系》;每名教师制定自己的三年发展规划;培养1-2名教坛新秀,2-3名骨干教师,力争1名教师入选

  -7-

  区域内的名教师。

  2023-2024学年:教坛新秀在区级活动中崭露头角,骨干教师师徒结对效果明显,骨干教师发挥区域内的示范、带动作用。

  2024-2025学年:总结经验,形成推进教师专业成长良好机制;培养至少4名教坛新秀、5名骨干教师,力争2-3名教师成为区域内的名教师。

  实施措施

  1.创设学校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管理层要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关注焦点,骨干和资深教师要将伙伴的成长视为一种责任,年轻教师要将自身专业发展当作幸福的体验,乐业、专业、文雅成为每名教师的共同追求。

  2.完善管理制度,实施团队带动。根据实际需要完善《小学梯度化管理实施方案》,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着眼激励、着力完善,构建我校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我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通过分层管理,针对不同梯度教师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办法,真正实现教师自身跨越式发展。鼓励教师尝试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3.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引领教师走专业阅读、专业交往、专业反思、专业写作之路。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研一体化的校本培训模式,真正实现教育与教学并重,形成教研与

  -8-

  科研并举、理念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教师同行的校本培训新格局。完善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学校校本培训档案。

  4.积极寻求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支持,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研修活动,进一步探索教师外出学习经验和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融合。

  5.探讨“专家教研带教制”。为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量身聘请专家从教师自我发展的三年规划制定、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教育成果整理等各个方面进行跟踪指导,培养高素质的研究教学型青年教师群体。

  6.减轻教师负担,搭建发展平台。适度为教师“瘦身”,让有潜力的教师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搞教学研究,将论文课题等教学成果纳入教师考核,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论著,50%以上的教师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为教师“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发展平台,真正实现“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使老师有思考、有激情、有发展的内驱力,享受工作的乐趣和幸福。

  ●教学工作

  项目名称:打造“学为中心

  同伴互助”的高效课堂

  工作目标

  依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2.0能力提升工程,融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生本课堂模式,以“扎实走好迈向成功的-9-

  每一步”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引领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为核心,推动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成长需要的高效能学习和实践,构建“学为中心

  同伴互助”的高效课堂。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全员参与并按时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化2.0能力提升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通过研读张店室各学科教学主张,思考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提炼自己的个性化学科教学主张,优化教学方法,形成适合学校特点的实践经验。

  2023-2024学年:教师灵活运用30个微能力点,熟练使用交互式教学平台开展有效教研,课堂教学实现“少讲多练”,学生初步养成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形成学习共同体。

  2024-2025学年:在“学为中心

  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理念下,各学科形成同伴互助、高效自主的课堂教学体系,形成显著的研究成果,积极推进成熟的经验推广。从理论与师德、教研与科研、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达成教师三年发展规划目标,形成教师团队专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施措施

  1.全面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一是成立学校高效课堂评估小组,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增强学

  -10-

  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好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二是各学科教师培养学生会听、会问、会思、会说、会写的学习习惯。三是通过开展系列学科展示评选活动、社团活动等形式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点。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优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是行政推进,以日常教学、教研为重点,通过开展半日研修、教研组互听互评活动等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不断提高备课的质量,晚上学科晒课评选及观摩研讨机制,整体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专业能力。二是深层次对“学为中心

  同伴互助”高效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行研究,优化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加强各学科作业优化与评价的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从问题出发,以课例为载体,聚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个性化教学研究,形成经验,推广结果。

  3.教学评价以高效课堂理念为依托,形成三级评价主体(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三维观察内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学生课堂参与状态)、两种观察对象(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相结合的立体评价体系。所有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应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并随时对教学工作作出相应调整。学校成立质量检测工作小组,深度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

  ●书香校园

  -11-

  项目名称:构建阅读共同体,打造书香校园

  工作目标: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增强全科阅读指导力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增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经典诵读的积累量,同时进行与阅读相关的表达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夯实文化底蕴,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基。

  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家校合作,构建阅读共同体。家校携手,努力创建“书香校园”,营造“书声琅琅,书香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

  1.借助图书角、长廊、三味书屋等营造学校书香氛围。

  2.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活动总体方案,各班级结合总方案制定本班的读书活动规划,并绘制出各年级的阅读活动路线图。

  3.多种交流形式不定期举行各级部、各班读书成果展,总体引领,互促互进;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遵循“重参与、重实效、淡形式、忌速成”的原则,表彰奖励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的学生,家庭和个人,以激励式评价促进学生阅读动力的形成。

  2023-2024学年:

  -12-

  1.完善阅读课,并利用阅读课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构建学校阅读资源库。

  2.各个班级有浓厚的阅读氛围,每个学生能够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和诵读,阅读有一定效果,能有较高质量的班级常规阅读活动,并进行学校层面的交流推广。

  2024-2025学年:

  1.完善学生阅读水平的课外阅读书目体系,并形成重点书目的阅读指导、评价体系,学生的经典积累量大增,有固定的等级评价方案。

  2.形成“常规+特色”的读书节系列活动,书香系列评比制度覆盖学生、班级、家庭,达到激励阅读的目的。

  3.创建书香校园。

  实施措施:

  1.把书香校园的建设与语文课程改革结合起来,转变课堂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和习惯,把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开设阅读课,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推进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探究和质疑精神。

  2.坚持十个结合:坚持阅读与课程相结合、阅读与教学相结合、主题阅读与自由阅读相结合、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相结合、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相结合、阅读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交流与校外交流相结合、阅读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阅

  -13-

  读与道德养成相结合、阅读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确保阅读效果。

  3.建立阅读共同体:一是建立家校共同体,制定家校阅读计划,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校阅读与家庭阅读相结合;二是建立师生阅读共同体,鼓励师生同读同享。

  4.保证教师教研和时间,鼓励教师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并定期对优秀教师的经验进行推广。鼓励教师阅读,做好学生表率。

  5.建立检查考评和表彰激励机制,使师生爱读乐读。把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进行管理,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学校行政组人员负责书香校园的环境创建及师生阅读活动的开展,教导处和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负责有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阅读教学研讨工作。少先队大队部每天对各班活动进行常规读书活动巡视检查。制定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评定方案,对优秀的读书典型进行表彰。

  四、实施保障

  (一)优化学校管理

  1.成立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各部门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分阶段分步骤严格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有效督促规划的目标达成。

  2.学校党政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各部门对规划实施情

  -14-

  况进行及时总结、调度、调整,做到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3.充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年度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针对规划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收集意见和建议。

  (二)改善办学条件

  1.本着“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的原则,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认真做好各项后勤保障工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有效保障促与进教育教学工作,为师生创造一个绿色、和谐的文明校园。

  2.重点做好艺术楼加固改变工程,教学楼防水维修及外墙美化,厕所改变,更换老化暖气管道,升级报告厅,配置创客教室及配套设施,配合上级对学校的扩建方案,完善校园建设标准化配备。

  3.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的办学理念,合理安排建设资金使用,积极向上级报告现实存在的困难,为学校的发展不懈努力。

  (三)创建“平安校园”

  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安全工作。

  2.加强机构建设,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监管体系,强化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15-

  3.建立完善应急处置工作体系和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

  4.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5.三年内,争创“平安校园”。

  (四)“智慧校园”助力

  1.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在学校现有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升级智慧校园管理水平,建设智慧校园综合服务平台。

  2.加强团队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培训,内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任课教师学习掌握适合本学科教学的相关教学软件,每学期出示信息化示范课或交互式在线教学系统示范课,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当前的课堂教学之中。

  3.在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分学科构建学校校本资源库。各教研组围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改目标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优质的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资源,实现循环使用。

  4.在信息化教学上形成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教研组及校外专家的推动下转变教学模式,打造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学校。

  -16-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9-2025.8)

  一、现状分析

  学校现状:

  小学始建于1992年,前身是**职工子弟学校,1998年划归**成为一所国办区属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51人,教学班19个,学生682名。区级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及教学科研能手等8人。学校占地面积共9469平方米,建筑面积3852平方米。学校先后荣获规范化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少先队规范化学校、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面临挑战

  (一)发展面临的机遇

  1.党建工作成效显著。近几年党支部以“党建+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党的领导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引领学校发展,有一支优秀的党员队伍,学校被评为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扎实,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在各种质量检测中成绩优良,家长满意度逐步提高。

  3.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年轻教师占教师队

  -17-

  伍40%,更有活力学历更加提高,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不少青年教师发展积极,崭露头角。

  4、教师科研意识增强。积极参加课题研究,科研的氛围逐步浓厚。

  (二)发展劣势

  1.学校管理评价制度不完善,制度落实不细致。

  2.教师专业发展缓慢,高层次教师缺乏,缺少专业引领。

  3、课程建设不丰富,受校舍影响,很多课程无处安排。课程特色不突出,影响学生多元发展。

  4.办学条件影响学校发展。校舍陈旧,面积狭小,教室、功能教室不足,教学设施也需要更新换代。

  二、规划愿景

  (一)办学理念

  1.核心理念:润泽教育,让每个生命都精彩

  润泽教育以成全所有生命的价值为导向,执守教育的真善美的崇高理想,使教育沐浴于人性的光辉之中。让每一个生命在温润、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精彩成长。

  2.校训:**(二)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办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定位: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将老百姓的认

  -18-

  同、社会的广泛赞誉作为办学的方向,坚持教育回归育人本源,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培养目标:培养乐学善思、纯真阳光的清新少年。

  3.办学特色:营造“清清”的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教师,建设篮球特色课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课堂建设——润泽课堂教学体系的开发与构建

  1.工作目标

  着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探索并构建润泽课堂的自主有效策略,建立润泽课堂创新性发展性评价体系,引领部分骨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生成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课堂。

  2.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充分进行调研,制定出实施方案;先引领35以下青年教师完成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开展自主有效课堂研究。

  2023-2024学年:青年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打造个性化课堂;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24-2025学年:通过“润泽课堂”的探索和实践,构建出“三四三四”润泽课堂教学体系;学校90%以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体现润泽课堂教学理念;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19-

  好,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实施措施

  (1)制定课堂改革规划。召开学科组长会、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座谈会,充分调研,制定学校构建润泽课堂体系发展规划。

  (2)组织课堂研讨。每学期组织“构建润泽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研讨等活动平台,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加快润泽课堂体系研究的进度,扩大教师参与研究的面,引发老师们围绕构建润泽课堂研究主题提建议,不断补充、完善。

  (3)加强学习培训。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以及网络平台,学习与润泽课堂教学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4)继续加强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在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学学科之间进行适度融合,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形成知识的完整性,能力的多样性,学生的自主性。

  (5)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培养力度。开展专题学习,做到学以致用。鼓励教师多读书、勤反思、善总结。引导老师在课堂上要敢于放手,扶持更多的小老师成长,大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达成共识。

  -20-

  (6)建立润泽课堂创新性发展性评价体系。每学期的润泽课堂教学比赛,做为教师课堂展示的舞台,通过不断的探究,形成实效性强、可操作的发展性润泽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7)鼓励教师多参加片活动。借助区域团队的力量提升薄弱学科课堂教学水平。

  (8)发挥展示平台作用。借助每学期区优质课比赛的机会。激励更多的年轻教师更快的成长。

  (9)加强校本教研,团队促发展。依托学科组的力量,加强校本教研力度,采取组内磨课的形式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0)举行骨干教师汇报课活动,引领年轻尽快成长。

  4、实施时间:2022.9-2025.8(三)队伍建设——教师梯队培养

  1、工作目标:

  通过不断完善校本研修机制,建立教师梯队分层培养体系,明确各梯队教师发展目标,实现不同梯队的教师有效特色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2、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按照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阶梯培养目标,制定《教师梯队建设方案》,对应方案,各梯队教师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制定个人三年发

  -21-

  展规划。青年教师成立发展共同体,建立专业发展星级评价制度。

  2023-2024学年:以教师梯队化管理为抓手,引导教师走研究之路,成立研究团队,带动各梯队教师立足课堂,课题研究出成果,提高专业水平。新培养2至3名市区骨干教师。

  2024-2025学年:不同梯队教师通过实施梯队培养方案,确定自己新的发展阶段。新培养1至2名区学科带头人,促进学科带头人完成到教学名师的转变。

  3、实施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成立专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分级认定。

  (2)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将教师校本培训、专业标准、教师基本功训练、学科培训、读书计划、班主任论坛等记录在册,结合考核,进行星级评价。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每年认定。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根据达成度定期认定。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人格力量。以课程的理念开展师德教育。建设师德建设系列课程,价值引领课程、感恩系列课程、树标行动课程,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激发教师的职业敬畏感和自豪感。

  (4)科研引领带动教师发展。完善教师发展规划,继

  -22-

  续深化教师分层管理模式,建立及时发展性评价机制,努力打造学科骨干教师。建立教师发展会商制度,组建以学校领导、骨干教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对教师发展定期多对一的分析研讨。发挥发展共同体作用,实行项目团队管理。让教师走向研究之路,以课题为抓手,形成科研骨干队伍。校本研修机制推动教师发展。集体备课、小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大赛、骨干教师课堂展示、青年教师课堂过关、课例研究、成果展示、团队专题研究,落实研修机制,促进教师成长。

  (5)打造学习共同体。培养读书学习的意识,提供条件,引领阅读,开展沙龙,交流提升。与打造书香校园相结合,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进行学习之星的评选。

  (6)实行培训、教研、科研相结合,开展教改实验。承担科研课题、参与教学管理,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设立专项经费,组织参加国内教育考察及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平台,评选“首席教师”;任务驱动,为师带徒。

  (7)选择教育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实行个别诊断、跟踪指导。组织参加更高层次的各类培训,主持或参与学校重点课题的研究,创建名师工作室,带动学校骨干教师发展。

  4、实施时间:2022.9-2025.8(四)课程建设

  特色课程之一——学校思政课程与劳动课程的整合与开发

  -23-

  1.工作目标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教师为区级学科骨干教师,并在学科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力。整合思政课与劳动课程相关的内容,开发校本课程,完善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思政团队做小课题研究,研究出相应的成果,并能顺利结题。

  2.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立足思政课的学科特点,打造课程品牌.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确定学科组核心发展教师、骨干教师、重点培养教师三个队伍人员。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和生活性的学科性质,与劳动课程进行一个学科整合的尝试。

  2023-2024学年:要培养一两个区级学科骨干教师,并努力想更高层次发展。整理小学道德与法治一至五年级教材中,与学生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结合教材内容,开发学校校本课程,完善一套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

  2024-2025学年:学校思政教师团队做小课题研究,能在区级或市级课题立项,顺利立项并顺利结题。培养一两个教师在区级学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3.实施措施

  (1)要组织思政课教师做好备课工作。认真研讨教材,加强对教学大纲的掌握,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

  (2)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讨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24-

  热点问题,交流教学经验。通过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把课本与劳动实践有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学校独特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促进了思政课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

  (3)培养教师三个梯队。要根据思政课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意愿,分为核心备课组成员、骨干教师、和重点培养教师三个梯队,可以有的放矢的进行培养

  (4)开发校本课程。结合思政课学科特点及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教材,并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修改完善。

  (5)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每周的德法课上,拿出一节课来进行劳动与思政课结合模式的尝试,体现学科的综合性的特点,让学生愿意劳动、敢于尝试,学会劳动技巧。

  (6)制定思政课与劳动实践结合的评价体系。各年级思政教师要集体教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要在纵向上形成一定衔接和提高。

  (7)举行“思政文化周”活动。为积极创建思政特色课程,学校每学期举行一届思政文化周活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分年级组根据各自年级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赛;并对优秀班级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促进学生学习和参加的热情

  -25-

  (8)加强小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摸索不断前进的目标。学校成立思政学科小课题团队,把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研究,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研究,并在实践中寻找更多的方法或更有成效的措施,不断深入研究。

  4.实施时间:2022—2025学年

  特色课程之二——学校特色篮球课程的开发与构建

  1.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篮球特色活动,抓普及促提高。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课外篮球活动,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篮球梯队,建立篮球技能评价标准,创建市区篮球项目传统学校。

  2.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学年:学校体育组抓好校篮球梯队建设、每班建立班级篮球队,加大对篮球队员的表彰力度。做好校园、班级的环境布置,营造积极向上的篮球氛围。制定篮球分年段篮球技能评价标准。

  2023-2024学年:学校篮球成绩要有所突破,男女篮至少有一支队伍要在区级比赛中获前六名。篮球操的编排细致,争取在范围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要完善各年级篮球技能评价标准,编订成册。

  2024-2025学年:达到学生人人会打篮球、喜爱篮球,成为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之一。将校园篮球比赛常态化,力争

  -26-

  在区级比赛中男女篮都能够进入前六名,力争成为篮球项目传统学校。

  3.实施措施

  (1)建设以篮球运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篮球运动氛围。成立班级篮球兴趣小组;定期举办篮球讲座,广泛宣传、普及篮球知识,传授篮球技术;通过宣传专栏、板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强宣传。

  (2)做好篮球运动的基础教育和普及工作。抓基础。利用体育课、活动课、大课间活动等时间进行篮球基础教学活动。学校成立校级男女篮球队,坚持正常的训练,并建立运动员档案,做好训练记录,提高训练质量;经常与兄弟学校开展互访性的篮球交流活动,提高球队的比赛经验和技术素养;组织球队参加各级各类篮球比赛,力争名列前茅。

  (3)将篮球运动做为学校体育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教授学生正确的篮球技能,为保障体育课篮球运动的顺利实施,学校规定每周各班至少上一节篮球主题课。将课间大活动的内容重新进行编排,让学生开展以篮球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如30米运球、花式运球、定点投篮、三步上篮等趣味篮球。

  (4)举行篮球竞赛周和篮球文化周。为积极创建篮球特色学校,推进学校篮球项目的开展,学校每年举行一届篮球竞赛周,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分年级组进行比赛;营

  -27-

  造浓厚的篮球特色氛围,展示学校篮球特色的成果,学校每年举行一届篮球文化周,开展一系列的篮球特色活动。如篮球文化宣传周、篮球摄影和绘画比赛、篮球技能展示运动会、各类先进表彰等。

  (5)加强篮球梯队建设。聘请专业教练指导,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4.实施时间:2022—2025学年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全面协调规划落实

  1.成立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组员。各部门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情况,领导小组分阶段、分步骤严格检查规划实施情况,有效促进规划的目标达成。

  2.发挥党支部核心作用。带动党员干部落实规划,监督落实。工会组织发挥民主管理职能,带动教师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团队精神,完成规划目标。

  (二)制度保障:优化学校管理体制

  1.学校进一步充实、完善学校管理网络。充实中层管理人员,优化各部门设置,协调各部门管理关系,形成合力,做到事事有人管,细节抓落实。完善学校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值班领导工作落实,做到每天、每周工作有反馈。

  2.健全校务委员会制度、教职工大会制度、家长委员会

  -28-

  制度,形成决策、执行、监督、评价的运行机制。修订学校考核评价制度,形成积极的评价导向,发挥更好的激励作用。

  (三)后勤保障:筹措资金保障运行

  1.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办公及教学用品采购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使用和保养现有设备。科学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完善后勤制度建设。使校产管理、财务管理、生活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改革创造条件。

  (四)监控评价:形成计划、实施、评价、改进的工作体制。

  根据三年规划,制定学年、学期计划,特别是建立规划评估体系,加强各部门监督检查,每学期对规划内容实施情况进行自评,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不断改进。

  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2.9-2025.8)

  一、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小学始建于1984年,坐落于商场西街161号,占地面积12087平方米,建筑面积536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生1980人,平均班额超过52人。学校现有教职

  -29-

  工97人,其中,研究生学历8人,本科学历85人,大专学历4人。初级教师37人,中级教师49人,高级教师11人。现有级优秀教师10名,市区学科带头人30名。学校教师年龄梯队老中青搭配,35岁以下36人,36-40岁13人,41-45岁9人,46-50岁16人,50岁以上23人,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占比过重,中年教师力量配备相对较弱。

  (二)发展优势

  1.办学理念日趋成熟

  学校全面落实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经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出“育人为本,素养为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指导学校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2.教师队伍分层发展

  学校根据老师年龄结构和发展需求,构建并进一步完善了“3+2+1”即“三团二室一互助”的教师分层培养模式,让每个老师都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各个教师团队携手共进,以团队发展带动个人成长,教师素质得以快速提升。目前学校各个学科都拥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引领,年轻教师也不断在区市级教育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

  3.课程建设日趋完善

  在规范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学校还探索并

  -30-

  形成了具有小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以经典诵读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滋养学生文化底蕴;以动手操作为主的劳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足球特色课程为核心的体育系列课程强健学生体魄;以培养“红色接班人”为核心的“5310”德育品牌课程润化学生德行;以丰富的社团活动等课后服务课程全面发展学生素养。

  4.课改创新不断提升

  学校秉承“学为中心,素养为本”的教改理念,推行“躬身实践,深度参与”主题式教研,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积极探索自主、合作、体验式学习模式,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和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成效显著。

  (三)面临挑战

  1.硬件设施制约发展

  学校建校时间长,校舍陈旧,地面墙壁等多处出现难修复破损;我校现有教学班38个,在校学生1980人,班级人数均已超过52人。受校舍面积所限,各种活动室、功能室严重不足,影响各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微机室、多功能教室等信息化设施陈旧,制约了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及学校数字化管理的开展。

  2.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教师年龄两极分化严重,年轻教师和老教师比例偏大。老教师过多,教学思维固化,传统教学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31-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教育模式的创新略显滞后。新教师虽满腔工作热情,有精力但没经验,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存在一定的力不从心。因此,学校需要创设足够的机会和平台,加大培训和学习力度,让处于不同阶段的老师都能步入各自的发展轨道。

  3.学校管理还需精细

  学校教师和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致使学校管理工作会存在一定的疏漏,为学校管理工作提出挑战。学校管理者的理念和工作方式也亟需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精心精细之处方显管理成效之精彩。

  二、规划愿景

  (一)办学理念

  育人为本,素养为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1.办学目标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开展“正德、健体、尚美、创新”的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素养,彰显师生的品学兼优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师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令师生愉悦、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优质品牌学校!

  2.培养目标

  -32-

  培养“德正、体健

  、尚美、创新”的西六少年。

  3.办学特色

  以“精彩西六

  享受成长”为主旨,以“尚德至善

  乐学致远”为校训,研发校本课程,让课程有特点;探索课堂模式,让教学有特色;打造发展平台,让师生有特长。打造“身正业精

  博学善诱”的教师队伍,培养“勤思好问

  乐学创新”的西六学子。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德育工作

  1.项目名称及主题

  德育品牌--党建引领队建

  传承红色基因

  2.工作目标

  强化党建工作对少先队工作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带动队建,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政治素养,打造“党建引领队建

  传承红色基因”德育品牌;以小课堂链接大课堂,完善红色文化校本课程,构建“5310”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依托课程体系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多元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3.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

  (1)党建工作与少先队工作初步融合,形成学校党建

  -33-

  引领队建的工作实施方案。

  (2)结合党员先锋示范岗的创建,成立由党建为首,少先队为主的学校红色文化宣讲团;党员干部与学校各中队手拉手,共创“英雄中队”。

  (3)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实现1-5年级的学生70%参与红色寻访实践活动。

  (4)开展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课题研究。

  (5)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政治素养初步提升,德育效果初见成效。

  2023——2024年

  (1)党员干部积极组织并参与少先队开展的系列红色宣讲活动。

  (2)继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特色活动,实现1-5年级的学生100%参与红色寻访实践活动。

  (3)依托红领巾奖章评价体系,出台学生评价方案,评选“西六好少年”。

  (4)学生政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德育效果明显。

  2024——2025年

  (1)通过“10个一”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建设,强化全环境育人。

  (2)构建“5310”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形成小学《红色故事》、《红色诗词》、《红色歌曲》、《红色印迹》等校本资

  -34-

  源,全面打造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学校。

  4.实施措施

  (1)党建工作与少先队工作进行融合,积极开展党员“四个一”活动,即每一名党员开展一次四史教育专题宣讲、上一堂红色教育主题队课、带动一个班级、负责一个学科组,发挥党员教师在红色教育教学上的模范作用。

  (2)坚持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5310”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落实课程协同育人,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3)多渠道利用少先队活动阵地落实5种红色精神,即红船精神、抗战精神、长征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4)依托红色资源“初心地图”,寻访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追寻革命烈士印迹,触摸“四史”,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感受党和国家的精神伟力。

  (5)创建“英雄中队”,开展“英雄故事荟”,用好少先队活动阵地,设置“学英雄中队角”、张贴英雄照片、积累英雄名言等,让英雄精神时时处处感染少先队员。

  (6)评选身边的榜样,鼓励队员们学习榜样精神,用身边可听、可看、可学的先进典型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激励队员们争做新时代榜样,使红色教育更加鲜活、更接地气。

  (7)通过“讲、书、画、唱、演、做”六种形式,结

  -35-

  合清明节、建党节、国庆节、建队节、抗美援朝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十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系列活动,弘扬红色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5.实施时间

  2022年9月-2025年8月

  (二)教育教学

  1.项目名称及主题

  教学特色--创建学科品牌课程,打造高效灵动课堂

  2.工作目标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渠道,以校本研修为主抓手,全面实施特色课程建设、打造高效灵动课堂,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特色课程的实践,丰富师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师生的学科素养,达成“德正、体健、尚美、创新”的育人目标。

  3.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

  (1)初步梳理各科特色课程内容,分学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主题。

  (2)开展深度集体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专业培训,提升教师自身学科素养,为特色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3)尝试开展学科特色活动建设的实验与研究,初步形成1-3个学科特色活动实施策略,并进行初步展示。

  -36-

  (4)结合特色课程实施,初步形成“高效灵动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指向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2023-2024年

  (1)学校特色课程进一步完善,能初步形成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包。

  (2)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各学科特色课程教学模式。

  (3)不断实践与反思、优化与提升,理论结合实践,形成特色课程相关研究成果。

  2024-2025年

  (1)形成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

  (2)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特色课程评价体系。

  (3)提炼特色品牌学科建设实施策略和实践成果,加大成果宣传、推广,让西六特色品牌课程走在市区前列。

  4.实施措施

  (1)确定学科特色课程,制定课程实施方案,落实过程管理措施,加强制度保障。

  (2)组织丰富的学科特色活动,建立学科活动资源库,借助学科特色活动打造特色品牌课程。

  (3)凸显课堂教学研磨历程,教学过程管理到位,做好特色课程的过程监控和课堂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效果的阶段性和终结性测评,打造高效灵动课堂。

  -37-

  (4)开展各学科主题特色研究活动,及时反思特色课程实施,针对学科课程特点以及学生活动开展情况,完善特色课程的评价体系。

  (5)加强特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校本研修、外出学习、请专家报告等形式提升教学工作理念和专业素养,为特色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6)通过特色课程活动展示,实现由特色向品牌的转变和提升,打造西六特色品牌课程。提炼特色品牌学科建设成果,并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此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5.实施时间

  2022年9月-2025年8月

  (三)教师队伍

  1.项目名称及主题

  教师发展--深度融合教研、科研,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2.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切实落实“科研兴教”、“教研强校”的教育发展战略;建立以广大教师为主体、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现实问题为任务、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的教科研工作新机制;以深度融合教科研工作为契机,以“四团三室”团队发展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养。

  3.目标达成标志

  -38-

  2022-2023年

  (1)建立健全教科研保障机制,为二者融合奠基。开发“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升华科研”的良性“教—研”融合模式,形成一体化服务链条。

  (2)构建“四团三室”教师队伍发展模块,创生多元教科研融合载体和教研形式。

  (3)科学规划校本教研,形成教科研深度融合下的“四团三室”队伍发展规划。

  2023-2024年

  (1)借助“四团三室”发展平台,实施教、科研捆绑提升战略,各团室能够以相关科研理论为依据,通过区级以上课题研究立项或结题。

  (2)将科研成果深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能力提升,各团队能够有一定数量教师成为在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等。

  2024-2025年

  (1)统整教育科研成果,加大成果宣传推广,并在推广过程中再研究、再升华、再创新,不断完善各团室教科研价值取向,形成路径范式。

  (2)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让西六教师队伍发展水平走在市区前列。

  4.实施措施

  -39-

  (1)将按时参加教科研活动作为教师每月考评项目,从制度上引导教师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和重视;将“生根科研,实践教学,收获课题研究”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由教师结合自身优势或困惑确定研究小课题,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加大教科研制度的管理,确保教科研活动开展的时间、人数和质量,做到循序渐进、有始有终。

  (2)通过科研提出教育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然后借助教研平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措施,最终形成以校本教研为特色的教科研工作。教师通过教科研工作从幕后走到台前,从角落跨越到中心,从量变到质变。

  (3)开发教科研网络模式,形成一系列的实践轨迹,建立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最终将教科研的成果落实在实际教学中,使全体师生受益,并形成专业研究的参考资料。为体现教科研工作的灵活性、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采取“三级教研模式”,通过同伴互助、互评,集体研课、磨课等形式,分别建立名师引领、骨干主导、青年教师为主力的教研共同体。

  (4)启动教研、科研捆绑推动战略,建构“四团三室”教师团队发展模块,以校本教研为契机,帮助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依托教育理论的支撑,更好地开展教学管理与实践。首先,分层开展校本培训,为教科研融合提供基础保障;其次,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为教科研整合“输入输出”;

  -40-

  最后,放宽线上线下学习政策,为教科研融合搭建平台。

  5.实施时间

  2022年9月-2025年8月

  (四)教育科研

  1.项目名称及主题

  心理健康教育--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2.工作目标

  (1)全科心育——形成学校全课程、全过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2)全员心育——实现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团队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全面整合的全员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全体心育——形成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整体推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3.目标达成标志

  2022—2023年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团队。

  (2)梳理出高、中、低年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分阶段目标,形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阶段目标清单》。

  (3)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三大类学科中

  -41-

  提取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要点。

  (4)形成各学科策略和评价方式。

  2023—2024年

  (1)组织全学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深度培训,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和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等。

  (2)各学科组能结合学科特点,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和体验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024—2025年

  (1)形成《小学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集》。

  (2)形成《小学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

  (3)在区级以上教研、科研领域形成一定影响力。

  4.实施措施

  (1)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研团队,集合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力量,从不同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不同学科教学的实际出发,梳理出高、中、低年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分阶段目标,形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阶段目标清单》;目标清单确立以后,工作室成员,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依据各学科不同特点,从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艺体学科三大类学科中提取不同心理健康教育要点;然后全体学科教师

  -42-

  共同备课、精心设计,确立策略和评价方式,润物无声地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到学科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2)学校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主导,全面整合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教辅工作人员,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体总动员模式。为了保障心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促使全员深度学习,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和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等,并在工作中扎实运用;通过培训,学校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各学科特点,通过“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灵活多样的活动和体验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而不是生硬地进行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灌输。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逐渐摸索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形成《小学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集》;并积极参与区级的心理学科教研活动、科研课题申报活动,将全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西六经验向区级以上范围推广。

  5.实施时间

  2022年9月-2025年8月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43-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校级领导班子和中层正职组成的学校三年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宣传、发动和贯彻实施。由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安全办等职能部门,组成三年规划子目标达成自评小组,适时调整、改进和完善规划。

  (二)制度保障

  为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各处室、全体教师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形成较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把规划内容落实到位。对规划实施者作出业绩评估,促进规划有步骤、高质量地实施。

  发扬民主监督机制,每年教代会向教师通报规划的实施情况和下一步执行的措施,并进一步明确各自应当承担的任务。

  (三)后勤保障

  科学制定年度经费预算,并严格执行。积极筹措资金,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转。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办公及教学用品采购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使用和保养现有设备。科学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和学生上课条件,教师教学环境舒适,学生学习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安全,满足教学需要。

  -44-

  1.改善后勤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效率。

  2.加强学校部分设施维护工作,确保正常教育教学需要。

  3.做好校园绿化保养和环境管理工作,完善校园环境管理制度。

  4.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要。

  (四)安全保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安全工作。

  1.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

  2.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地震及消防等演练工作。

  3.定期对校舍和教育教学设备进行检查整改。

  4.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安全环境。

  (五)信息化保障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校管理电子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系列化的数字化校园。在信息化网络环境下,推进“办公、管理、教学”的现代化,使工作效率、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每位教师均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50学时的网络研修和校本应用研修学习,每位管理人员及教师掌握3项

  -45-

  以上能力点,并会熟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分层培训信息技术,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强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技术人员信息素养、教师信息素养。

  2.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率稳步提升;进一步推进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资源,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每位教师有一项以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成果(应用教学设计、论文、课题、课堂实录、……)。

  3.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信息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的质量。

  -46-

篇三: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

  

  WORD完美格式

  瓦岗小学学校三年(2016-2018)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近中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位于镇政府北2公里、瓦岗村西100米处,占地面积5530平方米,是一所农村小学,为二层教学楼。学校6个教学班。学生近几年稳定在200左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一级教师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学历提高率80%。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师资流动与政策变化都难以削弱的优势;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认真实践为学生众生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在近几年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面临问题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访谈、书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近些年来,特别是通过争创市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的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发展向提升内涵型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传统,高瞻远瞩把握未来,分析学校自身优势与不足,形成学校的个性化,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意识不强。在学校发展中,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学校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因此,学校没能够在充分把握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

  2、学校质量内涵的个性不鲜明

  质量内涵应当由学校结合当地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实际现状与发展需要而提出,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富有学校个性化特色。教育方针是国家对办学质量、办学方向等宏观层面的基本要求,它没有必要对学校的质量内涵做出详尽的规定。在以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校缺少这一方面的理性思考。

  3、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引领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模式,积累办学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深入研究探索、实验的功能,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实践证明,变革的实践产生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又将带来新的探索与变革,只有形成良好的理念与实践变革的互动关系,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模式、育人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由于以前“应试”教育较为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其它能力,以致于限制教师的发展。因此,很难适应今天的教育。只有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5、教师、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责任心、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教师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师和学生的这些品质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6、办学条件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现代化小学相比明显落后,就是与辖区内同类学校相比也不再具有优势,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又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争取加大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学校自身应该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上述问题,是学校欲求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所应高度重视的。历史赋予了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努力去探索改革解决。

  二、发展目标

  (一)办学思想

  以“办一流学校,育一代英才”为目标,以

  “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坚持“文化理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全面落实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力求通过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教育,打造

  “阳光”校园文化,提供健康、快乐、温馨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二)

  办学宗旨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

  校训

  育德

  启智

  健身

  成才

  (三)办学理念

  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

  环境育人

  活动育人

  “教书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我们教育信念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管理育人”:在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基础上,将管理不断引向深入、规范、有效。围绕学校办学目标,将管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每一方面、每一环节、每一岗位,真正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服务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在

  线怕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奠定基础的人。

  “环境育人”:以优美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校处处洋溢生机与活力,让学校成为学生求知的学园、成长的乐园、生活的花园。

  “活动育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有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精神;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力。

  (四)

  办学目标

  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美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教师发展目标:

  “争做阳光教师,享受阳光教育”

  “阳光教师”的定位要求是:

  “面对生活,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与体魄;

  面对教研,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

  面对孩子,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面对同事,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

  面对发展,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阳光教师队伍。

  具体发展指标: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求——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有高尚的师德——善良、公正、爱心、责任感是师德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对事业的追求。

  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艺——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驾驭课堂教学。

  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思想者,一个研究者。

  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学校发展目标:

  打造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活动丰富、质量优质的阳光校园。

  ⑴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努力形成富有激励性、约束性、发展性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⑵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德育目标意识,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凸现学校德育特色。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名师培养和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力争培养1-2名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

  ⑷重视教育科研。切实增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抓好校本行动研究和立项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以推进学校发展。

  ⑸打造一流品牌。继续保持开发民乐京剧等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计划,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材体系,建立评估机制,真正形成学校民乐特色⑹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办学单位的大力支持,更新升级师生用信息技术设备。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保持省级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规范化学校的品牌。

  (五)、基本策略

  △突出一个主题

  改革与发展

  △

  确立“三种意识”

  1、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

  2、师本意识。确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根本的理念。针对学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并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搭建各种平台,提供更多帮助,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立足学校教研、校本管理,牢固树立学校即家庭,学即研究、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实施策略

  师生发展策略:

  1、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实践为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①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讲师德、塑形象,讲学习、比素质”和“文明科室”等竞赛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促使教师高度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形象。

  ②狠抓小学生养成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深入开展创“文明示范学校”、“五星班级”活动;坚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卫生等习惯;通过校园之星、优秀学生、各项标兵的评选,从不同层面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典型,让学生从身边学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常规教育。

  ③着力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完善班主任考核细则,各班制定具有自我约束的班级公约,形成“诚实、文明、团结、守纪”的班风和“会学、乐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学、刻苦、主动”的学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努力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特色。

  ④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师生的净化、绿化、美化意识,进一步规范言行、改善人际关系,着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使校园时时处处凸现教育性。

  ⑤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等社会团体和共建单位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科技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依托社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完善家访、发放联系卡等学校家庭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努力形成合力。

  ⑦强化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确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搞好以校长信箱和结对帮扶为主要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探讨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挽救措施,不断总结有效的教育模式。

  ⑧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育人功能。办好队校,加强队知识教育,并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小干部。积极发挥队会、班刊、宣传窗、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增强队组织自主管理力度,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竞赛、检查和评比工作,努力发挥校外辅导员等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

  2、以优化教学管理为着眼点,以课改实验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

  ①严肃执行教育政策法规,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不擅自更改或挤占活动型课程。

  ②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时间和质量。

  ③强化值周教师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坚决杜绝松、懒、散、应付了事现象,努力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改之路。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深入推进课改实验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积极探索对“新教材、新理念”的教研新路,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力提倡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两篇教学案例,一篇论文,并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

  确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改进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学习方法着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习惯。

  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期中、期末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工作态度等,奖优罚劣。

  (3)做好评价工作:

  ①修订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特点的描述,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的全面性评价。

  ②发挥检测的评价与反馈发展功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做好形成性检测、抽查和年段过关质量调研工作,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③建立竞赛(比赛)制度。定期组织口算、朗读、书写、作文、英语、美术、书法、计算机等知识、技能和素质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建设校本教研制度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优化教研组。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组建教研组,选聘爱岗敬业、积极上进、业务能力强、关心教师团体成长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

  (2)加强校本培训。健全校本培训体系,营造学习、研究氛围,做到统一要求和按需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定期讲座和个体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时事政治和有关的重要文章,认真组织开展现代教学技术和各类业务培训,力求教、研、训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

  (3)强化校本教研。

  各教研组每周集中一议,及时讨论、解决遇到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记录下来,月底在学校教研大组活动时汇报交流。

  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内上一节以上公开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评课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发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其他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

  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市级以上听课回来,必须在一周内上好汇报课。

  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4)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学。

  每学年对教师进行一次以上多媒体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发挥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育设备的特有优势,使之达到与课程、教材、教学的有机整合。

  (5)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①不断完善《学校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班队工作、基本功水准、科研能力以及教育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③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积极探索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并让教师自主评价自身所获得的专业发展水平。

  学校发展策略:1、狠抓教育科研。

  (1)不断壮大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骨干成员每学期撰写一篇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每学期指导教师论文1——3篇,学校根据得奖、发表情况进行奖励。

  (2)完善教科研奖励机制。把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取得的科研成果列入专业考核内容,加大奖励力度,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科研层次。

  2、以打造优势品牌为着眼点,以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充分发挥明德项目学校的优势,积极开展中西方经典文化诵读。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1)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继续搞好经典文化诵读展示。

  (2)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编写校本培训教材,建立评估体系。

  (3)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扩大优势,并能在各类比赛中提高知名度。

  3、以提升教育服务品位为增长点,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优化育人环境为保障,提高学校办学信誉

  (1)根据学校经济状况,逐渐改善师生办公学习条件,学生微机室的更新。

  (3)保证教室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使用率,更新更换部分设施设备,逐步达到规定标准和要求,健全管理、使用和维修等制度,(5)重视图书、阅览室建设,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室、计算机教室。建设阳光书吧,班班建立图书角,学校图书每年更新在5%以上,保证学生图书借阅率。

  (六)、保障措施

  1、形成群体合力

  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达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工作,保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重视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干部队伍,做到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校中层干部采用聘任制,并逐步向“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组织聘用”的选拔机制过渡。坚持一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办事、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新型干部队伍。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创新,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3、强化过程管理

  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抓好全过程管理,及时调控,避免、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针有效地开展。

  4、健全监控机制

  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工会、教代会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5、拓宽办学领域,积极寻求支持

  师资、投入和管理是办好学校的三个重要方面,而投入则是学校这台机器

  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WORD完美格式

  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更是学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物质条件。学校努力做好工作,赢得办学单位对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争有一定的资金,为学校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未来几年,是充满着希望和挑战的岁月。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睿智,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汗水一定能浇灌出满园春色。

  2016技术资料

  专业整理

  年3月


推荐访问: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建议 发展规划 建议 小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