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2022-08-16 11:20:08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供大家参考。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学前教育论著,增强学习者对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的理解,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学前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提高学习者对学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

 2、学情分析:

 有利条件 1:学生到了大四阶段,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锻炼,对领会教育专著、形成横向联系、纵向深入的思维框架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基础。

 不利条件 2: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第 8 学期专业选修课,由于学生面临就业、论文的压力,用于理论课程的学习的时间不足,心向不强,成为本学期进行该课程的最大阻碍。

 不利条件 3:受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第 1 节课上课调查统计,全专业 100 多人,大学期间阅读完 1 本“与教育相关书籍”的人数仅为个位数,不会读、不爱读、不能读的情况普遍且令人堪忧。

 结合以上情况,本课程学期学习目标为:每人在结课前阅读完成 1 本推荐书目中的著作,阅读过程中留下读书反思和笔记,就阅读中感兴趣的话题点进行深入思考,体会静心阅读时带来的心流之感。

 二、课程设计 (1)

 推荐书目的选择

  参考教材书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添加部分理论门槛

 较低、新进出版反应时代变革、与学生心理状态、学习需要较为贴合的书目。并将书目按主题类型分为五个专题。分别为:

 主题

 书目

 专题一、

 教育家著作

 大教育 古今中外的知名教育家的专著均可。如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卢梭《爱弥儿》、苏霍姆林斯基的专著全集、陶行知全集等

 学前教育 蒙台梭利著作、福禄贝儿、陈鹤琴著作

 专题二、儿童

 《孩子如何学习》、《孩子如何思考》、《窗边的小豆豆》、《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教室里的哲学》

 专题三、幼儿教育与社会

 《幼儿教育与文化: 三个国家的幼教实况比较研究》、《学前教育的价值:关于学前教育有效性的追踪研究》、《爱、金钱和孩子》

 专题四、幼儿与媒介

 《童年的消逝》《“被”虚拟化的儿童》

 专题五、工具性选读书目

  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的原点》、《婴幼儿及其照料者:尊重及回应式的保育和教育课程》、《幼儿园户外创造性游戏与学习》、《学前教育:从蒙台梭利到瑞吉欧(第十一版)》《通往儿童游戏之路》、《入学早知道》钱志亮

 教学

 《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共读绘本的一年》《读图画书,学批判性思维:3-12 岁儿童思维培养书》

 评价

 《倾听幼儿:马赛克方法》、《0-8 岁发展适宜性教育》、《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第二版)》

 教师

 《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幼儿教保人员专业伦理》、《幼儿园危险预测能力指导手册》、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家庭教育

 《父母的语言:3000 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如何科学开发孩子的大脑》、《正面管教》

 通识

 《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天真的人类学家》、《如何阅读一本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课程实施:

 用 4 课时时间,对各个模块中的书籍特点做简要介绍,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本学期自己需读完的书,选择相同书目的同学自然分为一组,从第 5 课时起,按专题顺序进行读书汇报。

 (3)课程评价

 评价考核指标:

 读的情况:书目的难度;阅读的量

 思的情况:是否能对作品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分析。

 悟的情况:是否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是否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及实践经历对理论问题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三、线上教学情况汇报

 本课程自 3 月 11 日突发疫情转线上以来,截止 3.30 日,共进行 3 次线上授课。

 1、第一次(3 月 16 日)本应进行专题一的分享汇报,由于没有学生选书,就由我主讲了卢梭的《爱弥儿》和斯宾塞的《教育论》。上课发现,疫情封闭在宿舍,本应静心读书,但由于大家长期不阅读,对读整本书有畏难情绪,没有养成日常阅读的习惯。因此利用微信小程序“小打卡”发起每日阅读打卡活动,要求大家每天坚持读一点,形成互相激励的读书氛围。截止到目前(2022.4.1),该活动共产生 660 条记录。

 小打卡建立之初,看到同学们踊跃参与,纷纷开始了阅读活动,课程目标正在逐步达成。

 同时,为了呼应本节课所讲的《爱弥儿》,为同学们提供拓展学习资源:樊登读书讲卢梭传记读本:《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

 2、第二次(3 月 23 日)

 第一组同学进行专题二的汇报,书目分别为:《童年的秘密藏在绘本里》《窗边的小豆豆》。从课前提交的作业来看,汇报的内容全都是从网上复制的。可见,

 一方面大四的学生对最后一学期的课程在态度上不够端正,抄作业应付了事,另一方面学生们即使在读书,也很难主动的,带着独立思考的态度进行个性化的、批判性阅读。

 因此,在上课过程中,与同学们沟通了此问题,大家纷纷表现出愧疚之情。并调动大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感受鼓励下周分享的同学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缺乏总结概括的能力,不知如何为他人讲述一本书,长期以来对服从权威、追随标准答案的思想让大家即使读了书,也不能产生独立的、高质量的分享。

 鉴于上课的情况,本人在课后补充了读书汇报更明确的要求,也给了相应的支架,希望下周的同学能有更好的概括能力的表现。

 3、第三次(3 月 30 日)本次课程同学们进行家庭教育专题的汇报,《父母的语言:3000 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园丁与木匠》从收作业的情况看,很多同学第一次使用邮箱发邮件,存在不能使用正确书信格式书写电子邮件的问题,因此,课上先回应了大家的这一问题。师:第一次发电子邮件的同学回复 1,之前发过邮件的同学回复 9 生:绝大多数回 1,少部分回 9 师:提问回复 9 的同学,是在什么场景下发送邮件的?生:投简历邮件有现实应用的场景,需掌握正确的邮件格式。

 正式分享汇报:要求听的同学听完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对发言同学提问。随后由该组同学给予回应。

 学生汇报后,总结本次汇报情况:较上次有较大进步,具体表现在,其一能有结构、有条理的介绍书籍全貌;其二 PPT 作为演讲的提纲,没有整篇念 PPT 的情况。

 随后进行问答环节:

 接着随机提问两位听众:学完分享后学到了什么?问询汇报同学,这样的信息传递效果是否符合预期?以此促使同学们反思自己的表达愿望——表达方式——表达效果之间的关系。

 4、课后反思:经过两次小组汇报,同学们彻底放弃了最初以为的在网上搜搜读后感、复制在 PPT 里照着念就能完成任务的想法。看“小打卡”中的记录,很多同学确实在每天阅读、小步进步。首次有了对“阅读”这件事本身的体会。

 同学们能够初步运用思维导图、流程图等辅助工具帮助整理书籍结构,但归纳概括能力仍有待提高。

 从问答环节看,倾听的同学不能捕捉有效信息,提问的水平不高,问答双方经常答非所问。因此,后续教学中需继续加强对学生们批判性思维训练的力度。


推荐访问:《中外学前教育名著导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学前教育 导读 名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