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故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文章内容

教师教育故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2022-08-07 08:40:04 投稿作者:网友投稿 点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教育故事《俯首甘为孺子牛》,供大家参考。

教师教育故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1 俯首甘为孺子牛

  “呜-呜……”,一列从重庆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风驰电掣般呼啸而去。列车在崇山峻岭中奔驰。居中的车厢座位上坐着一位外貌很普通的中年人,此时正望着车窗外,他的心也仿佛随着奔驰的列车在激烈跳动,向往着雄伟壮丽的北京人民大会堂。

 这位中年人是綦江县一名普通小学老师,五月二十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将要召开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而他因为教学成绩突出,成为全市推选出的两位教育代表中的一员,代表重庆市教育系统参加教育峰会呢。在这次教育峰会上,他们受到了丁石孙副委员长的亲自接见了,丁石孙委员长还勉励大家要继续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出更多知识型的人才。要问这中年人是谁?他,就是篆塘小学的霍老师,一头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

 一九七六年五月,因工作需要,霍老师进入了教师行列。从教以来,先后担任了二十年的村小负责教师、五年的教导主任。在三十四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兢兢业业;教学认认真真;管理脚踏实地;钻研一丝不苟。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惊人的成绩。现在他仍然是一名身居深山的小学一级教师。

 霍老师常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为教育、为社会作点贡献。”“敢于攀登、无私奉献”一直是他的座佑铭。他的这句座右铭还发表在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人格言宝典》一书中呢!

 这些年来,他认真学习,埋头苦干,潜心研究,在教学中大胆探

  2 索,善于总结,在教学研究中和教育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

 “这堂课上得很好,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基本功很好,特别是普通话水平比有些年轻教师还好。” 这是一九九七年在群乐小学篆塘镇语文教研课总结会上一位教师代表的发言。

 那时,霍老师在大坝小学任教,在群乐小学借班上课,承担了全镇的语文教学研究课,村小的老师在村小上全镇的教研课,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一位老师感慨地说:“村小同样出人才啊!” 霍老师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所有的节假日,他把自己几乎都泡在认真学习,撰写教育科研论文上。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他订了《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两份报纸成了他的良师益友。

 二 00 一年暑假的一天,骄阳似火,天气异常炎热。霍老师依然顶着酷热在工作。

 “他这个人,就是一根筋,要做什么不回头,哪有你们那些丈夫听话哦”他爱人和邻居说。

 话还得从二 00 一年的五月说起,霍老师在《中国教育报》上看见了《中国教育研究论坛》的大型征文启示,没过几天又收到了《中国教育报》征稿的邀请函。他心情无比激动,他想:既然邀请函都发到个人了,何不试一试呢? 那时正是强调减轻学生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于是一篇好的论文构思在他心中成熟了。暑假里他利用休息时间夜以继日,

  3 加班加点,渴了喝口凉茶,热了扇扇扇子,硬是一气呵成,完成了他的处女作论文——《努力减轻学生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霍老师,你的论文获奖没有哦?”开学后的一天,一老师问到。

 “通知还没来呢,可能还要过几天才知道呢。” “霍老师,你的信,北京来的哟”过了几天,邮局的邮递员兴冲冲跑来说到。

 “打开看看是什么内容哦?” 霍老师把信拆开。“哟,是获奖通知啊!是不是一等奖哦?” “还算运气好哦,真的得了个一等奖呢!” “祝贺你的成功哈!”一老师说道。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哟。” 二 00 一年十月霍老师的处女作获《光明日报》、《中国世界语出版社》、《中国教育报》联合主办的“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一等奖。获奖论文在《光明日报教育周刊》和《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一书中公开发表。

 这篇处女作的成功为他的教育科研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他在教育科研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 00 二年的暑假的一天,学校一位教师找到霍老师说:

 “霍老师,上学期大家都辛苦了,假期我们组织到丁山去歇歇凉、放松放松嘛” “要去你们去嘛,这些天我还有事呢。” “假都放了,有啥子事吗?是不是又要写论文哟?”那位老师调侃道。

 霍老师只是笑笑。

  4 这年的暑假,霍老师又接到了《中国教育报》全国首届师德征文大赛的邀请。于是他又开始了新的创作。

 白天,他在写。晚上,他也在写。

 家里的人不乐意了,开始埋怨:“你写了有什么用嘛?又不能当饭吃。”他只默默地不作回答。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一月的一天,邮递员又送来了北京来的信。那会是获奖通知吗? 真巧啊,信的内容果然是国教德函字第(007)号文件,他所创作的征文《素质教育的忠实实践者 教育科研的带头人》获得了全国师德征文大赛特等奖。获奖名单后来还在十二月三日的《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呢。

 这篇论文除了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师德论坛文选》中发表外,他还被邀请参加二 00 三年元月十日在北京国务院招待所礼堂召开的全国首届“金影视嘉”杯“师德”征文大赛颁奖大会暨师德论坛,并被邀请为大会发言的特邀嘉宾。

 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年的元月北京大雪纷飞,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北京的交通带来了压力,大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组委会决定延期到五一期间举行。三月五日,霍老师又接到了国教德函字第(009)号文件,全国师德论坛大会定于五月一日召开。

 当霍老师拿着假条去教委请假时,罗政主任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霍老师祝贺你!你是我们綦江教师的骄傲!” 好事多磨,四月份万恶的非典在北京流行,中央出台文件规定 50

  5 人以上的会议不得在京召开。

 四月十七日他接到组委会取消会议的通知,声势浩大的全国首届师德论坛大会不得不取消。

 “好不划算啊,这样的机会都失去了。”一位老师十分叹息地说。

 “没关系,机会有的是。非典给国家都造成了灾难,那我个人的得失算什么啊!” 这次,虽然没参加大会,但在霍老师的人生中又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后来他原本在师德论坛上的发言稿《无私奉献—新世纪人民教师师德修养的基本素质》被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编辑部编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论卷)》中,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发行。

 “今年年考的积分,全校霍老师的最高,县先进的指标该他的哟!”在二 00 二年篆塘小学年度考核会上,一位领导理直气壮地说。

 “对。县先进应该严格按从高分到低分的标准确定”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意见。

 二 00 二年,对霍老师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也是这一年的暑假,他的又两篇作品完成,一篇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开创教育科研新局面》,另一篇是《认真落实国务院〈通知〉和〈决定〉精神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双双获得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和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征文大赛一等奖,两篇论文均在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第一、二卷中发表。

 特别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开创教育科研新局面”成了他一

  6 生追求奋进的目标。

 这一年真是辉煌的一年,他共有六篇论文在全国获奖。也是这一年,他被县委、县府表彰为县先进教师。

 有同事和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写论文既花时间,又浪费钱财,你到底图个啥哟?”他只是萧然一笑,不予理会。

 “霍老师你一共获了多少个奖哦?”有人问他。

 “能不能获奖不重要,敦促自己努力学习,不断进步才是最重要的目的。”他总是这样回答。

 从二 00 一年到二 00 七年,他共获得国际优秀论文奖一个,国家级特等奖一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

 在教育部所属的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报刊社和北京的主要媒体都很有声誉。

 二 00 四年五月二十日晚上,一个学生和家人正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突然大声叫到:“哟,那是我们霍老师啊!他怎么都上电视了哟” 这正是霍老师在北京参加中国教育峰会的场面呢,电视台直播了这条新闻。

 因为霍老师在教育科研上的突出成绩,二 00 四年五月被邀请参加了由国家六部委和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峰会。

 在大会上他不但聆听了许多国家领导人和专家的讲话,深受教育,还和丁石孙副委员长等一些国家领导、外国大使、参会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留念,并在大会会刊上发表文章。这在霍老师的人生中又算

  7 是一曲动听的交响曲。

  “霍老师,你怎么有这么多书呀!”一天,一位老同学在霍老师书架前问到 “还不算多啊!”他回答说。

 “这本《历史的回眸》写的是什么呀” “人物事迹介绍。” “你买的吗?” “不是,是赠送的” “怎么送给你哟,那里面肯定有你哟” “你还真会猜哟。” 由于他的成绩斐然,北京的许多媒体都十分关注。他的个人业绩被《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编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人民日报编入《盛世中华 中华精英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入《当代中国人 中国当代创新人才》、中共中央纪念邓小平诞辰 100 周年组委会编入《历史的回眸》等史书中。

 “霍老师真的很不错啊!”同志们都经常这么说。

 而他却谦虚地对大家说:“还差着呢,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还要更加努力,真正做到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开创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霍老师的一生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一生。有他的辉煌,也有他的酸甜和苦辣。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头老牛。”正是这头笔耕不辍的老牛,点燃了山区教育的那盏明灯,给偏远的山区送去了知识和希望。给山区的明天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8


推荐访问:教师教育故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俯首甘为孺子牛 教师 故事

猜你喜欢